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我校与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打造的装备制造产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已经全面竣工。智能制造学院于学期后两周安排22级数控3+2班、21级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班的学生赴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活动。这也是基地建成后迎来的首批学员,标志着校企双方共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实训基地设施一流,配备了最新的机床设备、数控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生产制造车间,涵盖了机械机床、数控自动化机床等多个专业领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学习机会。学生们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中的挑战,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管理理论学习
第一阶段,同学们在基地培训中心接受企业导师的安全教育。企业导师同时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目标,宣讲了企业文化,激励同学们投身制造行业助力智造强国建设;具体介绍了安全标识 、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基本原理,强调安全无小事,强调避免安全事故的主要方法就是日常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品的不安全状态。老师还强调操作机床前应熟悉电源、液压、气动系统、旋转部分等的位置,留意机床周边问题,避免误碰误伤,并正确配带安全护具,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学生在基地接受安全培训
功能部件车间实践操作
第二阶段,同学们来到实训基地车间-功能部件车间,在企业现场导师的带领下,认真研究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编制零件程序,进行加工操作。根据工程师师傅的指导,学生重点学习区分普通机床和加工中心的关键点机器是否配备刀库:配备了刀库的是加工中心,没有的则属于普通机床。我们之前习惯性认为刀塔上的刀都是坚硬的,这样才能足够锋利,学习刀塔工艺之后,才知道刀塔需要柔韧性,这样在切削时才能保证一定调整空间。刀刃与刀槽也不是一体的,需要通过特定金属来粘合。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目前国内刀刃制作技术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生产过程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国外在垄断,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和突破。
学生学习数控机床典型零部件工艺
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实践学习
第三阶段,同学们来到数控车床、加工中心车间。工程师师傅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立式加工中心,以及数控车床及普通卧式车床的工作原理、组成、部装及整装的装配要点,并带领大家实地观看了加工中心换刀的动作演示。普通车床是能对轴、盘、环等多种类型工件进行多种工序加工的卧式车床,常用于加工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采用相应的刀具和附件,还可进行钻孔、扩孔、攻丝和滚花等。立式车床与普通车床的区别在于其主轴是垂直的,相当于把普通车床竖直立了起来。由于其工作台处于水平位置,适用于加工直径大而长度短的重型零件。立式车床可进行内外圆柱体、圆锥面、端平面、沟槽、倒角等加工,工件的装夹、校正等操作都比较方便。
学生机床实操锻炼
工业机器人加工车间实践学习
第四阶段,同学们来到工业机器人加工车间。工程师师傅就机器人的组成、夹持方式及各轴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演示了6轴机器人的"关节运动"及"笛卡尔坐标系"两种手动操作方法,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机器人的工作方式。师傅从机器人适用环境为对人体有害、繁重、重复、精度高、稳定性高的场景入手,为我们介绍了一套完整的机器人设备,主要包括具有6个关节的本体结构、示教器、控制单元柜、电源部分,并演示了三轴方向的运动和绕三轴的转动,可以实现抓取、拖动、运动等功能;介绍了机器人的工作半径、负载能力、自身工作精度和加工零件精度、重量及安装方法等内容,例如,机械臂模拟抓握时,在抓握部位安装压力开关,而不是电磁开关。通过现场操作,生动讲解了机器人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
制造岛了解机器人加工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真实生产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学们通过实践学习更深一步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各部位结构和工作模式,感受到了工程师们严谨的态度,了解了设备的精密工艺和导师们的高超技能。未来,学院将充分利用基地创设的实训、实践条件,联合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